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作者:宋天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即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真理、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家庭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他们的态度有所不同。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过骄人的成绩,甚至是否遵守学生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关心,这样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产生由衷的“向师之心”,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
    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能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的还是顽劣的,他们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公生明,廉生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建立,不是靠“老师”这个称谓带来的,更不是靠说教和体罚强迫学生建立的,而是靠教师自己的情操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自然生成的。教师的“公平客观”,是理想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人格之一。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当一个教师用真诚、善良、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对学生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时,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仰慕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教师,甚至是追随教师。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最亲的孩子。公平的人格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教师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以关爱之情、公平之心去感染、感化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公平的精神教育模式。
    公平、公正坚硬似铁,牢固如钢,教师只要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达到教育和谐的目的。在班集体中,都会存在这样一群孩子——学困生,他们由于在学习或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并且造成自卑心理,产生无能感,从而形成孤僻、冷漠等畸形性格。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认为这些学生是“差生”或是“问题学生”,对他们总是嗤之以鼻,不予理睬,那么这样的教师就缺少了最起码的做人的准则,更谈不上什么人格魅力,自然就会永远被学生拒之于心门之外。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公平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和其他一切外在条件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向上的动力。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择学生。
    作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励和期望,会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公平地对待学生,更应该倾注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之中,比如,课堂请学生回答问题,要做到经常轮换提问对象,尽量让人人参与;找学生谈话、家访做到好、中、差面面俱到;编排学生座位,也要公正公平,不能让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同学坐角落,也不能说成绩好的就特别照顾,绝对不能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厚此薄彼。
    尊敬的各位老师,请把我们的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公平公正吧!这种大放异彩的人格魅力,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尊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