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亮发

2011届校友

现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


10


闲暇间,翻开尘封已久的相册,看着上面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曾经的母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于记忆朦胧处缓缓浮现……

仍然记得,十年前北京奥运会的那个夏天,小小的我背着小小的书包,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踏入外国语的校园,走进那个陌生的教室,看着新的同学和老师,怯懦而兴奋。当时的我,有些胆小,有些怕生,我努力在人群中寻找,期待着能在众多的陌生面孔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他——许,一个和我小学时同班了六年的同学。我很开心,因为我能和他在外国语继续成为同学,不用再担心会孤独一人。小学时,我和他是学习上的对手,当时在毕业同学录上他对我写的话是:“希望我们以后还能再次成为同学,成为对手”。没想到,这话真的就实现了。

许和我不一样,他天性活泼,喜交朋友。那时的他虽是刚进外国语,却已几乎和班里的人打成了一片。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下课还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是和他混在一起,借着他的关系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我依赖他,把他当成了哥哥、靠山。初一一年,许已渐渐成为班上男生的领头羊,而我也只能自嘲,自己已不是他的什么对手,只是一个追随他的跟班。

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小时候的我是好强的,不甘心就这么一直跟在一个曾经的对手后面,我开始刻苦,开始学习成长。慢慢地,我的成绩进步了,并且也不再是一个许的小跟班。我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了自己的团体:满腹经纶的任喆远,文质彬彬的袁炎彬,还有那个老爱和女孩子在一起玩的林子奇……

那之后,我和许成为了真正的对手,每次考完试后的名次,我们总是先看自己的,再看对方的,慢慢地,我们成为了班上的第一第二。同时,我们依旧是彼此真心相待的朋友,依旧一起放学回家,依旧一路谈笑风生。这样的关系直到中考,直到我们毕业。现在想起来,大概同学中,我最感激和怀念的就是他吧。他陪伴了我九年,也是我在外国语的三年中最重要的伙伴。我们彼此竞争,共同成长。每每想起他,想起我们当初那段特别的岁月,我脸上仍不禁地会泛起笑容。

视线在相片上继续移动,我看到了那几个我一生都不会忘怀的人。他们是外国语中辛勤的园丁。忘不了,语文老师对名句默写的千叮咛万嘱咐;忘不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演示一道又一道题目的精髓;忘不了,英语老师毫不厌烦、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讲着各种语法……一张张精编的讲义,一本本厚实的笔记,一堂堂妙趣横生的课……我的老师们,不光善于教授知识,更富有责任心。特别是我最感激的人——我的班主任,黄薇老师。

黄老师是一位用心、用爱去温暖我们每一个孩子的老师。她不光教授我们课堂知识,更培养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的向往。我能走到今天,追本溯源,就是黄老师当年对我的支持,她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我能从初一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孩子到初二后的成长与蜕变,离不开黄老师的教诲。我能够去天一,从而再从天一来到科大,黄老师写的那封我临近毕业时给天一的推荐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也常常对我说,我这一路走来,最要感谢的人就是黄老师,我应该常回去看看她,我深表赞同。

黄老师对我来说,不光是老师,还像是一位母亲。在我困惑的时候,她给以我方向;在我失落的时候,她给予我关心;在我伤心的时候,她给予我安慰。我在学校呆得晚了,她送我回家;我的父母闹矛盾而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出面帮我调解。家中的衣柜里,仍然存放着她当初给我买的那两件衣服,虽然如今已经穿不下了。外国语的三年里,她总是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我帮助给我支持。我觉得自己能遇到她,是幸运的。

时光流水冲不走我心中的记忆,更冲不走老师们对我栽培的苦心。若有机会,我定要回到外国语,对我的老师们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视线离开合照的人群,相片背景中,外国语那让人怀念的白楼映入眼帘。当年的外国语,还是在吴桥底下的老校区,一栋白楼,囊括了整个初一初二初三。楼前的广场,楼后的操场,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和同学们玩耍时的身影。如今,听说外国语已搬去了新校区,也许自己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自己所熟悉的校园,真有些遗憾,有些感慨。

离开外国语已经七年,如今的自己大学本科已快毕业。童年已然离去,只留下那些珍贵的记忆埋藏于心田。梦回外国语,就像深夜里听一首动人的歌,幸福而又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