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耕耘;教师,是点亮星光的点灯人。近日,常青外国语学校以“笔尖上的教育之光”为主题的教育叙事征文活动圆满落幕。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教育叙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教育的温度;没有宏大的叙事,却折射出教育最本真的光芒。


办学理念

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从卢天一老师《笔尖下的操场》中体育教育的专业坚守,到单梦娇老师《捂热的顽石》中对学生内心的细腻叩问;从马艺敏老师将“捣蛋王”转化为“小帮手”的教育智慧,到李敏锐老师用“徒步实践”重塑学生意志的育人布局——这些故事无一不体现我校“以学生为中心,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办学理念。


我们坚信,教育不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而是百花齐放的生命园。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而教师,正是那个读懂星辰的人。

微信图片_2025-10-13_081830_299


教师发展

在叙事中反思,在写作中成长

朱永新先生说:“你若不反思,即使做了三十年教师,也仅仅是做了三十个一年的教师。”此次征文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故事的分享,更是一场教师专业成长的集体修炼。


姬若男老师在《我的“学生师父”启示录》中,坦然分享她向学生学习羽毛球、爵士舞甚至无人机的经历,展现出“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师姿态。蒋欣倬老师在实习挫折中领悟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共鸣”,展现出青年教师从理想走向成熟的蜕变轨迹。

微信图片_2025-10-13_081841_883


写作,让教育经验得以凝练;叙事,让教育智慧得以传承。我们鼓励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在书写中沉淀,在讲述中升华。


教学研究

从真实问题出发,以教育叙事为镜

真正的教学研究,源于真实的教育现场。周丽华老师用一个“充电器”的比喻,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朱开亮老师通过耐心观察与鼓励,帮助插班生小刘实现从“格格不入”到“笃定前行”的蜕变;马老师用一颗糖果盒子,守护了一个孩子的尊严与未来。 


这些故事不仅是教育的案例,更是研究的起点。它们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但核心永远是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教育叙事,正是连接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25-10-13_081851_510


致敬获奖教师

你们是常青教育的点点星光

在本次征文评选中,10篇作品荣获一等奖,13篇作品荣获二等奖。这些教师用笔尖记录教育现场,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声音,用智慧点亮成长的路径:

10篇一等奖的作品及名单如下:

1、《笔尖下的操场:一位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叙事》—卢天一  

2、《一个关于"充电器"的故事》—周丽华

3、《我的“学生师父”启示录》—姬若男

4、 《从“捣蛋王”到“小帮手”》—马艺敏

5、《拥抱敏感的小刺猬 》 —袁灵芝

6、《捂热的顽石》—单梦娇

7、《渡心》—褚莹

8、《致七(3)班同学的一封信》—程慰

9、《插班生小刘同学的蜕变之路》—朱开亮

10、《倾听与磨砺:一名数学教师的双重教育布局》—李敏锐 


13篇获二等奖的作品及名单如下:

1 . 《角落里的星光》— 诸婷婷

2.《致小青松》—姬若男

3. 《不改初衷,步履不停》—冯佳瑶

4.《教育之光,须用真诚与智慧去点亮》— 蒋欣倬

5. 《 路口的星光》 —程雨

6. 《心灵的共鸣》 —潘昕怡

7. 《德育故事》—陈艺

8. 《 破茧:用鼓励唤醒沉睡的种子》— 查燕楠

9. 《 那天,我收到了一个糖果盒子》—马艺敏

10. 《书声逐光》— 谈云霞

11 .《叙事征文》—明贵平

12.《小星星也会发光》—于瑞芳

13. 《时光不言有温度,师爱无声润心灵》— 邵怡雯 


你们,是常青教育的践行者,也是教育故事的书写者。你们的文字,不仅是个人的教育记忆,更是学校文化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永远做点亮星光的人

教育的美好,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细水长流;教师的伟大,不在于塑造完美,而在于相信可能。愿我们继续以笔为媒,以心为田,在平凡的日子里播种希望,在细微之处点亮星河。

致敬每一位不改初衷、步履不停的教育者。你们,就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