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我校围绕“安全护航、心理赋能、欺凌防治” 三大核心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教育形式,精心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全体学生开启新学期 “安全健康第一课”,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


一、校警联动“安全第一课”:以史为鉴守初心,法治护航筑根基 

   

为强化学生法治意识与安全防范能力,开学首日特邀辖区华庄派出所张警官走进校园,以“铭记历史、守护安全、遵纪守法” 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一堂生动深刻的 “开学安全第一课”,通过 “历史 + 法治 + 实操” 三维教学,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一)电影忆史:从《南京照相馆》感受历史厚重    

微信图片_2025-09-23_080711_520


“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都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课堂开篇,张警官打破传统安全教育的单向宣讲模式,以《南京照相馆》为载体,通过影片中留存的历史影像、人物故事,带领学生回溯特殊历史时期的家国岁月。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叙事,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张警官结合影片细节与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当下的和平与安全”,将历史教育与现实安全意识巧妙联结,激发学生对 “个人安全、校园安全、国家安宁” 的深层认知。


     (二)法治明责:读懂国家安全与守法底线     

微信图片_2025-09-23_080715_923


在“国家安全与守法教育” 板块,张警官以 “什么是国家安全” 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国家安全法》核心内容,结合 “维护国家秘密、保护文化安全、防范网络渗透” 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抽象的 “国家安全” 变得具体可感。他特别强调:“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远,不随意传播不明信息、不泄露校园敏感数据、不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同时,张警官围绕 “校园常见法律风险”,详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条款,通过 “案例拆解 + 法律条文对应” 的方式,明确 “校园内哪些行为触碰法律红线”,引导大家树立 “知法、懂法、守法” 的底线思维。     


(三)安全实训:覆盖多场景的防护与防欺凌指导


       针对日常安全需求,张警官聚焦“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网络安全” 三大高频风险场景,开展实操性指导。     

防欺凌教育:他精准区分“同学间打闹” 与 “校园欺凌” 的界限,通过模拟 “被欺凌时如何应对” 的情景,传授 “保持冷静、及时呼救、留存证据、报告老师” 的四步自救法,并强调 “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要做守护者”,鼓励学生共同营造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     

其他安全指导:结合上下学通勤场景,张警官提醒学生“乘坐电动车戴头盔、过马路走斑马线、不乘坐无资质车辆”;针对网络安全,他拆解 “游戏充值诈骗、虚假交友诱导” 等常见套路,教会学生 “三不原则”——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全方位提升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二、教师赋能“心理第一课”:教研团队传方法,家校共育暖心灵

      

为更好地关注学生新学期心理健康状态,帮助教师精准识别、有效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开学前期,我校心理教研组牵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以 “赋能教师、守护学生” 为目标,为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夯实基础。      

培训中,心理教研组组长结合“新学期学生常见心理状态”,从 “适应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困扰” 三大维度,解析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新生,重点讲解 “校园环境适应、新同学交往” 的引导方法;针对高年级学生,聚焦 “学业目标设定、情绪管理” 的沟通技巧。教研组老师通过 “案例分享 + 角色扮演” 的形式,让教师们沉浸式体验 “如何与情绪低落的学生沟通”“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开学焦虑”,并提供 “心理疏导五步法”“家校沟通话术模板” 等实用工具,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暖心行动。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更推动形成 “全员关注学生心理” 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新学期身心健康成长搭建起 “教师守护线”。


三、学工处牵头“防欺凌第一课”:分级覆盖强意识,协同共治筑屏障 

微信图片_2025-09-23_080730_522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压实各校区各学部教育责任,我校学生工作处在开学初期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开展“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专题教育”,通过 “分级部署、班级落实、学生参与” 的模式,实现防欺凌教育全覆盖。      

学工处首先召开“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部署会”,明确各级部职责:要求班主任结合本班情况,制定 “个性化防欺凌教育方案”;要求年级组开展 “防欺凌主题班会评比”,确保教育实效。在班级层面,各班主任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危害后果、应对措施。

      此外,我校进一步完善欺凌防治工作制度,开通“欺凌防治工作举报信箱”,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自治、部门监督” 的协同共治机制,切实将 “防欺凌” 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中,为校园安全增添 “防护锁”。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安全 + 心理” 双护航模式:一方面,加强与校园周边资源的常态化联动,开展“校园安全情景模拟演练”“法治知识竞赛” 等活动;另一方面,推动心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 “心理课、校长信箱、家长课堂” 等形式,构建 “校家社协同” 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将始终以 “学生为本”,不断完善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安全防线、守护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