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不比别人优秀

但一定要比昨天的自己优秀

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

                                                  ——陈瑜《少年发声》


暑假前夕,高中部同学自发组成记者团,采访刚毕业的高三学长学姐们,于是,便有了这些珍贵的「聊天记录」——来自少年的声音。那些带着少年气的回答,像一颗颗闪着光的星子,落进夏天的风里…


“穿着小皮鞋,头上喜欢带黑色蝴蝶结的你,是高三沉闷空气里灵动的一抹亮色”吧。   

——Grade 10-1 石睿

微信图片_2025-08-24_142440_175


本期特邀嘉宾

Grade 12-2 袁言姗学姐

微信图片_2025-08-24_142459_812


石:袁言姗学姐好呀~首先特别感谢你愿意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袁:能被你们采访也是我的荣幸

石:第一次认识学姐的时候,你满脸笑容向我走来,很真诚激动地说:“你是石睿呀”。之后经常遇见,你也会跟我们抱怨高三的琐事,但依旧笑着。

穿着小皮鞋,头上喜欢带黑色蝴蝶结的你,是高三沉闷空气里灵动的一抹亮色吧。   

袁:嘿嘿,那是因为我觉得在外国语的高中三年真的很幸福呀,作为学姐当然也想让每一个学弟学妹感受到幸福

石:暖心学姐  

袁:首先,锡外办学的宗旨就是“这是一个幸福花开的地方”,我认为这句话很好,初入高中,有幸遇到了很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巩老师。她擅长扬长避短,能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就比如说我喜欢唱歌,即使高三五月学习再紧张,她也会同意我去英语歌曲大赛返场,只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

其次,我在外国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满满的爱,她们除了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外也教会了我爱人。我认为是她们用爱浇灌了我,即使在高三那么高压的环境下,每次我去找她们她们永远灿烂得笑着,那我自然会被她们传染,我也拥有了爱人的能力。

最后是学习氛围吧,我的班级让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幸福。我本人有点小孩子脾气吧,我的同学真的很包容很包容,我们会共同进步探讨学习方法,会在闲暇时间聊天缓解压力,也会一起吐槽生活中的不顺心。在这些交流中我是被爱包裹的,她们愿意倾听我,愿意理解我也愿意陪伴我。我觉得高中三年遇见她们真的是我很幸福的一件事

微信图片_2025-08-24_142502_548


石:所以学姐也会从“感知幸福”变为“创造幸福”,像是一种传递

袁:嗯嗯,就像授人以渔,我感受到了幸福,那我也想让身边人感受到我能带给她们的幸福

石: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真的很重要。这或多或少也可以折射出来你本人的一些小特质呢——乐观向上,享受生活

袁:嗯,我觉得真的不是“我怎么那么不幸”,而是我没有感受到幸福

石:诶,懂得感受幸福的学姐会主动创造"微小觉察"吗?比如去记录感恩瞬间、留意自然的变化

袁:那当然会啦,学姐的日记每天都会记录我今天的幸福,即使是不开心的事,现在翻阅又何尝不是一种经历呢。说起自然,高三下学期养的小番茄都结果了呢!

石:哈哈,有种养成系的感觉,但是高三不会是节奏相当快,每分每秒都抓的很紧的一段时期吗?真的会有时间去种植,写日记?

袁:当然是,但人总需要调剂。就像弦不能总是紧绷,我会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写日记,在总结一日的同时也能想想明天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我更把写日记看成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它像树洞,吐露成长的烦恼与美梦。种小番茄结果的那一刻真的很有成就感,有一种再看着我从幼时懵懂迈向成熟的满足

石:(笑

石:上面学姐提到了锡外人培养了你很强的爱人能力

记得学姐学的是史政地。那像人文类的学科,应该也有在好好的呵护这个能力吧

袁:可能人文类学科的人天生会细腻感情丰富一点吧。我的确认为细腻的学生学文科会更有感触一点。

石:那这可以算学姐当时分科时选文的想法吗?

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下: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还是挺好奇的,当时学姐面对这些分叉的路口,想法是什么?

袁:其实当时也挺纠结的,理科好考大学好就业不假,都说能选理科谁会去选文科。但人云亦云不是我的选择。首先高一的我对历史真的是很热爱的,这是初中三年的延续。历史王老师说过,学历史的人都很通透,他们阅历千翻后会发现,如今的一些事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它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因此学历史的人不纠结。

石:嗯——确实诶。

袁:其次我觉得史政地,每一门都相互渗透有很多跨学科的融合,因此我选择历史那政治地理必然是相连的。像我是很感性的,我认为学文科更能与我心灵相通,不太喜欢理科的理性枯燥吧

石:从性格上分析这也很好

袁:当然更有我对自己的信念,选择一条路就要走到黑。既然选择了泥泞小路,那么即使满身荆棘也要一往无前吧。我深知文科专业少,就业面窄,但我也相信我能劈出属于我的道路。人生容错率很高,我想活出属于自己的多元人生,因此我从选择文科的那一刻起我从没有后悔过。

石:讲的太好了!

对于选科乃至学姐之后人生的未来专业,我们需要一场“清醒而勇敢”的对话——而不是浪漫化的理想主义,也不是被焦虑支配的功利主义。

袁:是的,我能做的就是为我的目标而努力,不问东西。

石:学姐专业选择有什么打算吗?(想听

袁:学姐想学会计!月亮与六便士我都想要,但大学的我得先惦一惦六便士有多重

毕竟有生存的物质基础才能追求我想要的精神的富足。

石:好清晰的优先级,“得先掂一掂六边是有多重”(哎呀,你这个类比我好喜欢)

袁:嘿嘿学姐觉得现在的我真的比以前成熟好多呢

石:像你的小番茄一样,长大了呀


石:之前在校园里看晚霞闲聊听你说过你的英语,还记得吗

当时你还一脸傲娇呢(是吧

袁:嘿嘿,学姐的英语高中三年一直是比较拿的出手的学科

石:关于英语学习,我们知道它不仅仅是考试。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没有哪首歌(知道你特别喜欢霉霉!!!)、哪部电影、哪本书或者哪个小片段,让你单纯地觉得这门语言本身很有趣、很美,或者让你了解到一些让你觉得“哇哦”的不同文化?能简单聊聊这个吗?

袁:哈哈英文歌的确对我学习英语以及兴趣培养是有很大帮助的

就像去年英语歌曲大赛我唱的《Enchanted》,首先enchanted本身就是一个作文能用的高级词汇呀,着迷的。那像这样,在听英文歌的时候不仅仅把它当歌曲,也要注意捕捉里面用得好的单词,这样的作文又地道又有美感又高级,稳稳的高分

再比如《Someone you loved》中我很喜欢的四句歌词:

Now the day bleeds Into nightfall

And you're not here

To get me through it all

我们说中文歌曲中很多歌词直戳人心,很有画面感,英文歌曲何不是如此。这四句歌词简直把爱的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写得淋漓尽致。因此我在英文歌词中也能发现文字的美。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很难不让我着迷呀

微信图片_2025-08-24_142505_264


袁:学姐其实很喜欢很喜欢英语作文中的读后续写

石:(是那种编故事的乐趣吗?

袁: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它考察的不仅是你的词汇量,语法,它也是对文字以及描写功底的考察,学姐就很喜欢写那种“细腻到皱纹里的”美

石:嗯!写作的快乐,很少有人懂,但一旦找到了同频的人那可皆大欢喜了,很多写作都是这样,会给出题目以限制范围,是这样。

但我们的写作何尝不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呢?至少他没有规定跳舞的动作,没有去扣每个动作标不标准,只是让我们自由发挥,去跳自己想跳的动作。

袁:这个比喻太好啦,戴着镣铐,但仍能舞出自我不是嘛。历史小论文学姐不觉得快乐,历史按点给分写到一个史实给一分哦)相比这样我还是更喜欢语文英语。

语文议论文只要围绕中心论点,可以自由发挥的。但思辨性是很重要的,其实这也是我高三语文作文的遗憾。

我没有很高深的见解以及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能靠论据语言以及卷面去拿分,这可能也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吧。

石: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

袁:这真的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扬长避短。


石:好的,那我们就来到最后一个问题咯

除了分数,高三这一年带给你最意想不到的成长或收获是什么?(比如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能扛?学会了和焦虑和解?交到了意想不到的朋友?很喜欢一个老师?)

袁:我觉得最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冯老师带给我的

石:hh冯老师二次被Q 

袁:我之前也说我比较小孩子气,总渴望被人爱。冯老师很爱我,她更教会了我比知识重要得多的。她教会我,爱别人前一定要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真的幸福。她告诉我与其总是问别人你有没有想我,不如直白得说我想你了,因为前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气的说法而后者则是在传递爱与想念。

记得18岁生日那天她给我的明信片上用心画了一只雄鹰,上面写:小鸡(我的昵称)总要独立,变成雄鹰!要相信自己,不然怎么变成雄鹰呢?这三件事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的!

我很荣幸高三这紧张的一年有她的陪伴与教导,她真的是我人生长路的点灯人,心火常明。

石:是很好的冯老师,是在一点点成长的袁言姗(这里用“学姐”就不合适啦

袁:是哒,有在成长为期待成为的大人~

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袁:我想成为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有收获有目标的大人——或许这一次是心智上也成熟了哦

石:有时你不会觉得孩子气有孩子气的好处?想起来曹韵说:“使我哑口无言的是:我曾从天真出发。”

袁:那也要在孩子气中带点成熟,就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与勇气吧。我也会保留我一部分的孩子气哒,毕竟那样的我才是活力满满的~

石:很感谢袁言姗学姐愿意参与我们的采访,不同观点交汇而不冲突,感悟不少。

袁:看来我是个适合采访的人(doge)以后常联系呀

石:要多多跟这么“富有内涵”的学姐交流(笑


微信图片_2025-08-24_142513_273

——采访手记


这世界的每一份相遇都很奇妙

从学妹-学姐 学弟-学长

到彼此生活里的良药

那一刻 “友”你真好啊

少年发光 生活有糖

和有趣的人分享

才不枉 锡外一趟


听见你们的声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