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僧寺夜读
高一(2)班 李紫因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
在他七,八岁时,有一天,他的父亲牵出家里的老黄牛,把牵牛绳交给王冕,让他出去放牛。王冕于是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家门。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小草茂盛,鲜花盛开,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鲜艳的法兰绒外衣。
王冕把牛牵到一条小河边,河边的青草长得最多汁啦。王冕就这样躺在一边的草地上,痴痴地望着蓝天。有什么事可以干吗?王冕想着。
这时,他望了望村子的方向,他想到了那个地方。没错,就是那个学堂,他还从来没去过那里呢!
王冕转过身对着老牛说:“老牛老牛,你乖乖在这里吃草,我去去就回来!”
到了学堂里,王冕便听到了一阵阵悠扬的读书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王冕猫着腰走了进去,躲在教室的窗户下,听同学们朗诵。一边听,一边就在脑海中记了下来。到了傍晚,王冕就直接回家了。到了家里,父亲见到他,便问他:“牛呢?”王冕这才想起来他把牛忘在外面了,他支支吾吾地说:“牛……牛在……”父亲一看不对,一巴掌打在了他的屁股上,再跑去河边看,还好牛还在。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冕又忍不住跑去学堂,牛被邻居牵了回来。王冕的父亲更生气了,打得王冕都哭不出声了。王冕的母亲便对他父亲说:“儿子如此痴迷读书,何不让他去呢?”于是王冕十分欣喜地离开家来到一座寺庙中生活。
白天他会帮僧人们干活,顺便学习歌词诗赋。晚上才是真正学习的时间。王冕来到主殿,借助深夜中唯一的光亮——长明灯开始读书,声音洪亮,一直读到天亮。寺庙里的佛像大都是土偶,相貌狰狞,在夜晚格外可怕。王冕虽是小孩子,但读起书来就完全不在意这些,不受影响,沉浸在书中。
当时的大学者韩信听说了这件事,感到他很与众不同,于是收王冕为弟子,王冕终于成为了博学的儒生。
袁雪成老师点评:
王冕放牛与牛的对话非常可爱,写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开头写王冕放牛的环境也很有特点,没有相当的积累就不会有如此生动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