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 创建有效课堂

                                         (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无锡外国语学校 周丽青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分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物理 教学

    “儿童十分喜欢独立地完成工作,并且干得非常卖力。自由行动的儿童,不仅从他的周围与环境中搜集感官印象,并且喜欢一丝不苟地进行他的活动。”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儿童的观察。根据她的观察,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与日俱增的成长能力,而现在的初中生,有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也有想学但是成绩总是无法提高的。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种困境,促使学生乐学和会学呢?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在教学中不应以记住结果为目的,而应该想办法教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能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仅能开发出潜在的能力,而且能诱导出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分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构建体验性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总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自主构建起来的,如果没有体验和感悟,就没有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供学生体验、质疑和再创造。
    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有价值呢?
    1、 问题的提出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情境的提出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同时又要有挑战性。远离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境,会让学生“充耳不闻”,而学生熟知的又无法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情境教学应保证学生“跳一跳,能摘到”。例如,我在《压强》新授课开始,拿出一个气球和一根牙签,气球和牙签轻轻一碰就破了,继而又拿出一把扎好的牙签,问同学重复上述实验会如何,学生一致认为气球会更容易破,可是通过实验证明,哪怕施加的压力再大些也没破。这个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认知有强烈的冲突,学生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2、 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和事物入手,使教学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不但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还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我以影子导入,平时大家对影子司空见惯,却从未留意过影子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的提出给了学生亲切感,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谈,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3、 素材的选取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课要有趣味性,死板的课堂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只会让人昏昏欲睡。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素材的选取上要注意新鲜和奇特,例如“纸锅烧水”、“在沸水中游泳的金鱼”等实验,皆让学生惊嘘不已,兴趣盎然。
    4、 过程的设计要能引领学生探索
    教学情境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因此,情境教学应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潜伏”在整个课堂中,激发学生参与其中,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浮力》一课中,我首先做了个实验,两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分别做成球和船,结果球下沉船浮在水面上,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是由于两者所受浮力不同,进而提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学生由刚才的观察提出多个猜想: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多少等,对于学生所作的猜想我表示鼓励,同时激励他们讨论,设计实验,通过探究活动来得出结论。在过程中我大胆放手,对个别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感官也能实实在在体会着,所以能够很乐意地投入到其中,认真完成对事物的研究。
    关注体验,需要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构建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旁听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个体加入,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经历了由无到有的过程,知识潜移默化地生成,自然能够乐于接受,发挥其主动性。
    二、渗透思维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素质教育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只是知识的传递,学生学的根本没有用,因为知识更新太快,所以掌握方法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方法体系,思维方法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把握和运用好思维方法 ,实质是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而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等于拥有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来源于客观世界,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中学物理思维方法与物理教学实质上是指导思想与实践的关系,二者的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
    例如,类比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的一种推理。利用类比法,有助于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迁移。物理学中,电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上可以用水流来类比电流;在学习电压时,可用水压来类比电压;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类比;学生在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之后,可以用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相似特征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电压表。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乐于接受,并且当以后遇到新问题时,也能尝试使用类比法解决问题。当然,其他方法也有各自的独特性,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教学中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创造能力。
    三、重视课外小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课上新奇而生动的物理实验,往往能刺激学生形成直觉兴趣,而且,对多数学生而言,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只是观察生动的实验现象,还希望亲自动手操作。这种要求参与和动手操作的兴趣,是兴趣发展的必然。
    因此作为教师应当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验,不过学生实验也好,演示实验也好,都有局限性,要探索无穷尽的物理奥秘,单靠课堂上的实验是满足不了的,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展课外小实验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首先,挖掘教材,有目的地实验。
    现行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课外小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完成。例如,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透明的圆柱形水杯注满水,可以看作一个柱透镜,柱透镜成像又有什么特点呢?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有哪些相同和不相同之处?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观察任务,一是手指竖直紧贴杯壁,眼睛透过杯子观察手指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并逐渐把手指远离杯子,再观察所成的像有何变化,二是手指横放紧靠水杯,重复上述实验。两个小实验目的相同,角度不同,能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柱透镜的成像特点并与凸透镜成像进行比较,完成了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又满足了学生动手的兴趣。
    其次,及时对学生的课外实验进行评估。
    学生在进行课外小实验后,教师应当及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从而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在自制针孔照相机后,有同学的小孔成像比较暗,有同学的基本看不到像,在与他们交流了之后,发现他们有的小孔开得太大,有的使用了全透明的塑料薄膜,经过指导,学生又重新制作针孔照相机,这回成功了,脸上的高兴是不言而喻的。再如,课堂上做了覆杯实验,学生课后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发现杯中混有空气,纸片同样托得住水,解释不通,便与我探讨。我又重新指导他完成实验,并提示他观察,当将装有半杯水的杯子倒置后,纸片没有掉下来,同时有少许水流了出来,我引导他分析,水流出,由密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可知,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也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评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了实验中的困惑,有利于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
    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课外小实验,通过课外小实验,既动手又动脑,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同时,在课外小实验中,学生要经历种种考验,比如怎么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或者替代品,怎样使实验现象明显等等,通过解决问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创新思维都得以提高。
    四、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较好地为学生搭建互动、互助的平台。“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学生正是在这种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相互促进。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突出合作学习,一方面学生积极地为了获得成果而忙碌,完全出于自愿,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一个共同的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促使各成员间养成互相尊重,荣辱与共的意识。例如,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学生实验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灯泡不亮是常见的现象,我采用两人一组分组实验,每个学生都是小组学习的主角,而且实验时能相互提供帮助,避免由于一个人的失败造成沮丧甚至不愿动手。
    竞争和合作并不矛盾,竞争也是合作学习的必然。合作学习的竞争体现在小组之间,个体发言代表小组,因此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在积极、主动地学习,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因此成功的合作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还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有助于其长远发展。
    合作学习的策略除了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性外,也开发了学生间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和同组其他成员的工作相互有益,同时通过组与组的交流及评价机制,又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感。
    知识实际上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此,物理教育的任务不是让学生取得一定的分数,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达到某种水平,而是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体验性教学,同时渗透思维方法的指导,重视课外小实验,以及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这样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能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了,教师的“教”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年的秘密》【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的应用》黄波主编 2009.5
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阎金铎 田世昆主编 2003.3
4、《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自制教具》刘炳升 冯容士主编 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