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浅谈演示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朱敏亚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概念和导出正确生物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演示实验是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有重要意义。如何才能做好演示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在生物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导入新课的重要方法之一。演示实验具有生动、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特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生物概念和规律。如《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正值冬季,桃花无处可寻,教师可用替代材料如:百合花等,上课时与桃花模型一起对照观察,可以达到同样实验效果。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用蚕豆叶替代,蚕豆叶的表皮很容易撕取,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观察小鱼尾鳍》的实验中用泥鳅替代不仅成本低而且简便易行,实验效果好。选择适当的材料作演示,尽量从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头脑中发生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演示实验除需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外,还要注意目的性明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让学生有强烈的感性认识,清楚的认知思路,从而轻松地掌握本节的内容。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
    二、操作直观,易于观察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有80%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在讲台上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实验器材中产生的现象,要让后排的学生清楚地看到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教师的口述,才能传达给后排的学生。演示实验的宗旨是使学生对生物现象或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要求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要高,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而且要看清楚。
在测定花生中含有能量这个演示实验中,教师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使演示实验现象清楚,面向全体学生。当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演示实验的放大作用,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可以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三、准备充分,力求成功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充分。如果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容易造成演示失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演示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要列出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物件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
    在做植物无性繁殖这一演示实验时,教师精心选择仙人掌作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步骤操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熟练的操作手法,能给予学生很大的信心,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四、内容丰富,开拓视野
    以往学习生物,学生普遍感到 “难学、难理解”,其原因之一就是生物教学中缺少实验。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却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如澳大利亚、日本学生实验的课时数占生物总课时数近30%,演示实验有100多个。美国的生物教材,在实验的安排和设置上不仅兼顾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以1998年HOLT公司出版的《BIOLOGY—Visualizing life》教材来说,全书共分为6个单元:生命研究;生命延续;环境;生物多样性;动物王国;人类。共计35章,设置了34个实验。 由于教材注意科学的现代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所设置的实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6个实验不仅是简单的、验证性的,同时也安排了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的实验活动。这些实验分为三大类:1.1 探索类(Exploration):通过此类活动学习基本技能和技术,共18个实验。例如,制作生态系统模型;测定食物中的营养等。1.2 调查类(Investigation):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用学科的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共10个实验。例如,ABO血型的分类——医院的迷惑;分析荷尔蒙的影响——受污染的泉水。1.3 交互式探究类(Interactive exploration):此类活动通过使用计算机以新的方式预见和控制生物的生理活动,共6个实验。例如,光合作用;囊性纤维化。这三类实验中探索类约占55.6%。因此,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比我国学生多得多。通过实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还可在规定的实验中,适当增加相关演示项目,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使学生眼界更开阔。
    利用以上这些学生活动的录像重现,引导学生直接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探究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平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中,形成保护与改善环境的责任感与道德感。教育学生自觉的爱护花草;不践踏草坪;不乱扔脏物,主动清理白色垃圾,对铝罐等废旧物品能收集起来进行再循环。既保护了游玩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又及时地给学生树立了爱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思想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
    演示实验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为了增强演示效果,提高演示实验质量,教师要经常对课本中介绍的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演示实验教学。根据实验要求,本着直观、科学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断改进、简化实验装置。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步骤和方法,力求使演示实验的操作在成功的基础上更规范,更清晰,效果更好。适当增加演示实验项目,为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动手做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