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四步教学法”初探

                               无锡外国语学校    蒋蕾

    众所周知,新课改的一个根本思想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而从传统教学中一路走来的学生,大多还沉浸在为了“学”而“学”的被动学习中。如何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关键还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常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确实在教学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只要是那些针对实际课堂教学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引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我总结出了“四步教学法”,至于是否是好方法,还需要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我通常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拓展内容四个部分。根据这四部分内容,我分别运用四个有针对性的方法去教学,即“问题驱动,自学指导法”、“适当留白,分层教学法”、“启发思维,知识迁移法”、“情感激励,学以致用法”,我称之为“四步教学”法。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在知识本身,而是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发展,知识的积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基础内容”部分就是我让学生来进行自学尝试的地方,因为难理解的知识,直接让学生自学会引起“消化不良”,学生在长时间探索无果后容易产生挫折感,丧失勇气和信心。
    当然,自学并不等于让学生在书堆里乱闯乱逛,教师要为他们导航。我一般先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或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内容,最终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就是“问题驱动法”的应用。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困难,有时候会迷失方向,所以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贯穿整个自学过程始末,这就是“自学指导法”。
例: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书上用了较大的篇幅描述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作用及分类,知识点多而杂。为了让学生能系统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我先画了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但没有直接展示给学生看,而是用不同的颜色块把内容遮盖起来后再投影给学生看。让他们根据那张表格的架构,通过自学书本上的具体内容,找出颜色块下面的正确答案。
    答案被遮住了有种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自学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起来回答,答对的我就把颜色块删掉,答错了让其它同学来纠正,回答结束后整张表格就清晰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了。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了解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比教师对着书本讲上十遍有效地多。
    对于重点知识,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适当留白,分层教学。
以往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我总是尽可能多讲、细讲,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列举,并详细解答,惟恐学生碰钉子、栽跟斗。但时间一长,我发现学生在困难面前已经形成了一切等待老师来解决的懒惰思想。这样一来,老师讲地非常累,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偶然一次机会,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说的是南宋画家马远有一幅名画叫《寒江独钓图》,画面上只出现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坐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廖廖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但却衬托出江面那种空旷渺茫、寒意萧条的气氛,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疑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这正是中国画“留白”的神奇之处。
    我觉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点知识的讲解也应适当留白,给学生多点思考空间。例如在讲解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苏州园林”的页面,而里面涉及到的背景、图片、艺术字等对象的插入操作与Word中的操作有多类似的地方,而Word学生早就学过了,所以这些知识点虽然是新课内容,也很重要,但我没有作具体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请几位学生直接上台来演示给大家看。操作中出现问题,我也不立刻纠正,而是让其他的学生上台来纠正。这样教师只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自己思考与交流,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在讲解重点知识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教师一般会对重要知识点作精讲或是反复练习。这对于基础比较差或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或许有效。但对于一部分基础较好或头脑灵活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甚至已经开始在课堂上捣乱。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设置恰当的任务,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一般的学生能吃饱,水平高的学生有饭吃,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面对这类问题,我觉得“分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例如:讲Word操作中“查找与替换”知识点。
    1)查找文中所有的“亮光”全部替换成“光亮”(在做练习的时候,一般的学生可能还刚开始操作,拔尖的好学生已经做完了。我一般会在习题后面增加一些思考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2)查找文中所有的“黑云”,把文字颜色全部替换成红色,并加绿色双波浪下划线。(这个知识点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我是不作要求的,当然他们也没时间来思考。而对于一些好学生来说,一方面让他们手中始终有事情做,不至于闲下来,另一方面也扩充了他们的知识面,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对于难点知识,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启发思维,知识迁移。
   “启发思维”教学方法能有效化解难点。例如在Excel中讲解图表制作的时候,我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也讲解了创建图表的过程,这些学生都很容易理解。但让学生理解不同图表类型的适用场合则是个难点。
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接受起来会觉得很生硬,无法消化。所以,应该先有个启发的过程,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来接受新知识。
    我先给出了一个例题,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内容,利用学过的知识创建一张表格和三张不同类型的图表(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接着我再问学生,这三张图表中哪一张最能体现数据的变化趋势?为什么?学生将三张图表一对比,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折线图,因为折线图非常清晰地反映出了“学习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的变化趋势。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通过这个例子,学生立刻就理解了:折线图——适于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用相同的方法,我又设计了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明白了:柱形图——适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距;扇形图——适于观察不同种类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我发现,通过这样的的课程设计,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点了。对于教师来说,关键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外加巧妙地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去突破难点。
    在难点教学中,还有一种方法,也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即“知识迁移法”。
    例如讲解flash动画中影片剪辑的时候,让学生理解影片剪辑的意义是个难点。如果对影片剪辑的意义理解不透彻,学生就很难想到在实践中去运用。经过思考,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完成了“1个风车旋转”的动画的制作。而这节课我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个相同的风车,让两个风车都旋转起来。
    我问学生,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个任务。多数学生都说用“复制帧”的方法来做。于是,我就找了个学生上台来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在完成例题过程中,由于步骤比较多,学生出错较多,最后是调用了全班学生智慧,才让两个风车转了起来。用复制帧的方法,每多增加一个风车,就会增加两个图层。
这时,我打开了用新方法来完成的动画的原文件,让学生把自己的原文件和教师的进行对比。
    学生第一感觉是完成同样一个任务,用老师的方法,只需要2层1帧;而自己的方法则需要5层40帧。图层和帧越多,文件容量将越大。很显然,用老师的方法做出来的动画文件容量肯定比较小。这个对比过程突出了新方法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对教师这个新方法的好奇心,他们很想知道老师是如何操作的。
    乘着学生的热情没有减退,我立刻演示了一下我是如何在场景中添加一个新的风车的。当动画中我刚刚放进去的第三个风车也转了起来,下面学生都“哇~~”地发出了感叹声,因为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花那么长时间完成的效果,老师几个步骤就完成了。相比之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新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简便。新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教师演示的时候,学生都注意到了教师拖动了库中的带有紫色标记的元件到场景中,然后一个新的风车就马上出现了。那个带有紫色标记的元件就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它到底是什么呢?
    我这才揭开谜底,那个紫色标记的元件就叫做影片剪辑。新方法实际上是把风车旋转的这个小动画打包成了一个整体,“打包后的小动画” 就叫影片剪辑,拖动一个影片剪辑,场景中就引用了一个转动的风车。
    文件容量小、操作简单正是影片剪辑的优点,也是意义所在。至此,影片剪辑的意义这个难点其实根本用不着老师讲解,学生都已经有了深刻的感悟。
    回顾整个过程,我先是设计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完成任务,教师用新知识来做同样的任务,在对比中,学生发现老师用的新方法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如文件容量小、操作简单等),因此对新知识产生了很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自己用新方法来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时候教师再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学生在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认知上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就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也是一个突破难点的过程。
对于拓展知识,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情感激励,学以致用。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一些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经常会加入一些拓展的知识,或请学生课后自己去根据教师的要求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很有必要。
    如在讲到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当今最新流行的病毒资料,包括病毒的名称、特征、传播途径、危害、预防及查杀方式等,在课上大家一起交流分析。
     刚开始几个班级,上课时我发现学生搜集来的资料的很少,我在介绍一些病毒知识的时候学生一问三不知,不仅学生听着没劲,教师讲解也失去了兴致,教学效率很低。
后面几个班级,我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改变了策略,采用了三种激励机制:
    1) 分组协作(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容易调动组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表现差,将遭受舆论谴责,甚至踢出局。
    2) 随机抽题(把一些当今流行的一些病毒名称写在卡片上,让每个组派代表上来抽卡片,然后小组围绕抽到的病毒名称,说出它的特征、传播途径、危害、预防及查杀方式等知识):给学生留有悬念,激发学生的联想,促使学生找寻更多更广的知识搜集途径,搜集到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3) 积分奖励(根据每组回答的情况给予不同分值,最后累积分值最高的小组将每人获得5分平时分的奖励):对获胜者的一种肯定,对失利者的一种促进。
    信息技术最终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虽然在信息技术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已经有所体现,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知识的一种拓展,作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延伸,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多放一些解决实际任务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例如:我在讲解完第三章用Word设计应用文档后,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用Word软件来进行图文混排的能力,那时候刚好赶上圣诞节前夕,所以我利用这一主题,提供给了学生一些与圣诞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等到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又如,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应用Excel分析社会调查数据的案例,非常有意思。主题是“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并列举了一系列需要调查的问题。
    让学生选择某个主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范围是本校中学生。然后把统计来的数据录入Excel,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数据分析图表,最后提交分析结果。
    我复制了一位学生的作业,他调查的主题是“中学生零花钱用在哪些方面”:
    1) 第一张表格中,是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后统计出来的数据。
    2) 利用扇形图显示出零花钱用在各个不同的方面所占的比例。
    3) 最后得出分析结果。
    本身Excel在初中阶段是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这样的活动既加深学生对Excel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把能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自发的需求的良好的信息素养。
    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创新是我一直坚持去做的一件事情。在诸多种教学方法中,没有那一种是最完美的,但只要我们愿意去思考,敢于创新,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有效教学方法,这比“完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