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同课异构放华彩

    过去的两周,历史组利用周四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了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初一组的两位老师讲授的是《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展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辉煌。刘昊天老师以“走马西去入胡天——张骞通西域”“大漠长风驼铃显——丝绸之路”“千秋伟业今犹在——对西域的管理”“黄沙古道换新颜——【一带一路】”为主标题,串联起了本课,也串联起了古今。在课堂中,刘昊天老师抓住“民以食为天”的特质,以从西域传来的食物作为导入,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又以古诗、疆域的变化过渡;最后的沙画展示了“丝路”从驼铃阵阵到火车的汽笛声和飞机的轰鸣声,“一带一路”再次带领中国走向辉煌。课堂气氛渐入佳境。


    陈辰老师别具一格地运用看图识人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对“丝路”贡献巨大的古今人物。汉武帝面对匈奴在军事上的果决,张骞出使西域展现的外交魅力,班超经营西域的智勇双全,习近平主席重建“丝路”的大气磅礴……在课堂讲授中,分享了当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考古发现还原西域的情景,让去过的同学感同身受,让没去过的同学心生向往。为学生展开了美丽的画卷,也让学生渴望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出谋划策。


    初二组的两位老师则讲授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讲述了中国近代史的沉重。两位老师以张学良将军在1931-1936年的抉择为主线展开,为学生还原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复杂态势,也利于学生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李倩芸老师带领学生回顾自1840年到1931年的历史了解日本制造“九一八”是蓄谋已久,又以日本在旅顺、济南、南京制造的屠杀迁移到东北人民在日本统治下的艰难。在课堂上选择了清华老校友朗读的《告全国民众书》,结合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用代代青年学子的事迹激励学生担起国家、民族之未来。


    仓玮枫老师调整了书本知识的顺序,清晰地展现了本课的两条线索,即日本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在讲述的过程中,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反衬出东北军民的英勇斗争、爱国学生的抗日热情和中共面对国家危亡时刻,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大义搁置党派之争的眼界和格局。课堂最后,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张学良要如何选择,发人深省。


    老师们精彩的课堂表现不仅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热情,精彩的点评同样使人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