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已经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学校体育运动会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本校运动会改革的各个方面从运动会改革的目标、运动会改革的原则、以及运动会改革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运动会、改革、趣味性、群众性

 

传统学校运动会都是以竞技性很强的田径比赛项目为主,内容单调,形成少数人比赛,多数人观看的局面。这与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2007年体育教研员研修班的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不符,报告中指出:学校运动会是推动群体活动开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改革竞赛平台,要改革竞赛规程,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为此,我校对校运动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希望能更好的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      运动会改革的目标

1、通过运动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赛过程,增强挑战自我的信心,激发广大学生比赛兴趣及参赛欲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结合平时课堂学习掌握走跑跳投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动能力,具备自我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

3、通过平时练习及参赛,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运动会改革的原则

1、群众性原则

    改变以前运动会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观看的现象。现在的学校运动会应该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变为融健身、娱乐、竞技、体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由单纯的竞技运动会变为育体、健心、促德,充分发挥体育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多维功能,以运动会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全面参与的素质教育。因此,我校在运动会期间除了改革运动会项目增加参与人次外,还借鉴了大型运动会的做法,如:在全校征集校运会会徽、运动会口号、举办以运动会为主题的征文竞赛,加入各班入场仪式、团体操比赛、文明啦啦队评比,同时把这些活动评比成绩计入班级团体总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享受学校运动会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乐。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比赛、表演或活动,真正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

2、趣味性与竞技性兼顾原则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校运动会项目,其目的和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在制定运动会项目时要注意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制定和设计多样的比赛项目。但是也不能抛弃一些锻炼价值高的项目,运动会首先要像运动会,不要成为游戏会。比如中长跑项目在其锻炼和比赛过程中需要学生承受身体和心理严重负荷,以及比赛后强烈的身体反应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其实正是这种在经历了运动中的强烈身体和心理负荷后,锻炼的价值才大,学生也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运动成功快乐。

3、项目简易、易操作、易评价原则

运动会项目设置要结合各组别学生年龄特点、学生体育基础情况、身体情况和学校客观条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富有创造性地开拓一些便于学校组织、学生可以接受的简便、有效、安全、有趣和学生利于参与的竞赛项目。否则不仅会给整个运动会组织带来困难,甚至还会出现安全事故等情况。

三、      运动会改革的具体方法

1、            改革运动会名称及项目

1)运动会名称由“田径运动会”变为“综合性趣味运动会”。

2)运动会项目由竞技性较强的田径运动会改为趣味性、比赛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运动会。主要结合本校情况及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并且学生乐于参加的项目,可分为个人项目、合作项目及集体项目。

个人项目保留原有田径项目中一些内容以体现个人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营造比赛氛围,鼓励体育尖子生。如1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再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如轮滑、足球踢远、足球篮球绕杆、一分钟篮球投篮等。合作项目以少数人合作完成的项目为主。如两人三足、三人四足、两人合作投篮、合作跳绳、同舟共济、抬伤员等项目。集体项目保留田径项目中的4*100外,增加障碍接力、迎面接力、滚轮胎接力、蜜蜂采蜜接力、运球接力、“8”字穿长绳等。通过这些项目设置,不仅让个体充分展示了自己运动能力及运动技能,还为全体学生参与运动会提供了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使人均参与人次达到2~3次。

2、改革运动会时间及准备工作

以前运动会竞赛规程基本上提前三四周时间,留给各班运动员选拔时间较仓促,如果光田径运动会还好,学生都知道竞赛方法及个人运动强项,报名不会太困难,运动会项目改革以后就要求学生要首先知道竞赛内容及方法,才能在班级中择优选拔。所以,竞赛规程应提前一到两个月向学生公布,其内容包括:比赛时间、比赛项目报名及参赛办法,参赛人数、比赛规则、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在比赛前体育老师要组织学生学习竞赛规程,并组织学生按竞赛项目学习有关技术,掌握运动技能,进而有组织地训练及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练习。

3、              改革计分及奖励办法

以前运动会竞赛计分方法采用田径竞赛规则,纪录是历年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的最好成绩,所以导致大部分学生累得要命还无分可得,运动成绩好的也破不了纪录,久而久之对比赛失去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决定改革如下:

1)增加计分项目,把团体操名次、入场式名次、有效投稿数名次、精神文明奖都计入班级总分。

2)改革计分办法,原来比赛只设置前六或前八名才能得分,新的计分办法按一二三等奖进行计分,第一第二名为一等奖,得分为10分,第三到第六名为二等奖得6分,其余为三等奖得3分,弃权、犯规或没比完不得分。团体比赛双倍计分。

3)改革纪录设置,纪录按年级设置,并且每一项目有两个纪录,历年最好成绩为第一纪录,三年内最好成绩为第二纪录,第二纪录随年限更改。破第一纪录加10分,破第二纪录加5分。

4)奖励办法,一等奖发奖品及奖状,二等奖只发奖品,三等奖只有得分没有奖励。此外,再设立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运动员奖,最佳啦啦队奖、卫生文明奖等。

4、改革运动会形式

在原有的春秋季运动会的基础上增加冬季自我挑战赛和夏季球类赛,作为趣味性综合运动会的补充,使学生能持续的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春秋季运动会时间在四月底和十月底,内容为趣味性综合运动会。夏季球类比赛主要为三对三篮球对抗赛、七对七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冬季自我挑战赛有拔河、踢毽、跳绳、长跑等项目。

五、改革成效

在我校运动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学校运动会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实践证明:来自校运动会的主体——学生,我们的改革工作,不仅顺应了学生们要求,同时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初宗,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运动会改革,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比赛过程,增强挑战自我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强烈的参赛欲望,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及课外活动时间主动练习积极锻炼,进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成绩,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学校运动会的一系列改革使我校的运动会成为一个竞赛、锻炼、增强凝聚力的乐园,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塑造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新天地。当然在改革实践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如一些身体特殊的学生,我们是否可以另设一些适合他们身体条件的项目,象这种情况在计算总分的时候该怎样处理才能更为合理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作更深的探索、研究和总结。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应让更多甚至是100%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运动会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和运动会的改革方面都应做出积极大胆的尝试,从校本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一些适应我校特色的体育项目,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向深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校的体育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适应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作者:丰建明《学校运动会的标准和要求》,《体育教学》,2008年第三期,第8

2、作者:李小伟《学校运动会:期待人人都参与》,《体育教学》,2008年第三期,第2

3、作者:宋东明《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实践策略》,《体育教学》,2008年第三期,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