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智慧

                                 ——好书荐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手捧封面淡雅、墨香扑鼻的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罢“前言”已难释卷。那独到的见解、细腻的分析、睿智的思考,于平实如白的文字里娓娓道来,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也无盛气凌人的说教,却有“面对面”的分外亲切。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则则生动的故事,似曾相识,简直能与自身教育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对号入座”。王老师精彩的案例点评,不禁让我一次次反思自己平时那些“瞎猫抓到死耗子”般的偶然成功,一次次惊诧于那些能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教育“金点子”,一次次叹服于那些能叫“沉疴渐愈”的“心灵鸡汤”。“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油然而生。
    教育智慧源于真诚的爱心。学生跨进校园,正襟危坐于教师面前,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开始接受教育了,只有在教师开启了学生的心扉,迈进了他们那纯真也不失戒备的情感世界的时候,只有在教师真心实意地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的时候,只有在教师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的时候,只有在他们由衷地信服于我们的时候,教育才真正开始。任何背离真爱的教育都是压制与说教,都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教师拥有真诚的爱心,并不等于不向学生说“不”,不等于过分迁就和纵容学生,那是对师爱的曲解,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不负责任。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爱的教育”绝不排斥“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智慧源于理性的研究。王老师认为,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与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教师应有研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育绝不可能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范式,因为我们的对象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体,任何试图以消磨其个性“棱角”为目的的教育行为与方式都必然遭致尴尬与失败。
    当学生的问题出现后,我们要运用“先提出多元假设(假说),再逐一验证”这种科学家常用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多向归因,弄清“为什么会这样”,再作初步诊断,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发现问题就急促地去“管”,以至于撞到“南墙”,身心俱疲。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某种教育行为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还得“反思我的工作,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做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做反思型教师。如此这般,教育智慧便有了源头活水。
    教育智慧源于对家长的指导。王老师认为,孩子所有问题的根子都在家庭。因而提出“新时代的教师,不会具体地指导家庭教育,不算合格教师”的观点。从他点评的多个案例中,常有如此追问:孩子是谁带大的?有什么样的病史没有?家长的职业是什么?家庭经济情况怎样?父母关系和不和?家长教育思想是否一致?等等。扪心自问,我能答上来吗?我了解多少?难怪有时苦口婆心与声色俱厉之后,得到的却是无动于衷或者“按倒了葫芦起来了瓢”。因为我们没抓到问题的根子,忽略了教育的另一个“阵地”——家庭教育。诚然,家庭教育的指导不能算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我们回避得了吗?经验告诉我们,不从家庭教育这个根子上改变,简直休想改变学生,即便是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使其暂时在你面前有所收敛而已。与其这般被动“受罪”,不如主动做好家校沟通与联谊,帮助家长确立科学的家教观,不断“支招”,整合教育合力。
    教育智慧源于耐心的等待。教育的长周期性、遗憾性决定了其行走的姿势——等待。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因而,面对学生,我们必须要有“千年等一回”的耐心,即便孩子一千次跌倒,我们也要做好第一千零一次将其扶起的准备。王老师在案例点评中诸如“慢慢磨”、“过渡期”、“持久战”、“轻度干预+等待”之类的策略,无不彰显出一个成熟教师应有的大度与从容。他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不要奢望孩子一下子就改变所有缺点。要用大尺度衡量他。只要纵观他的表现,这一个月比前一个月强,就是很大的成绩。千万不可用今天与昨天比,本周与上周比,用这样的小尺度,只能增加教师的焦虑。
    掩卷细思,确有茅塞顿开之感——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智慧。

                      (摘自中国教师报 作者:朱培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