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思考过,学生为什么需要老师?
    一个人为什么需要老师,这个问题似乎早就由韩愈解决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传授知识,教师的角色日益多样化,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2017年10月20日上午11:00,国际高中部的Donnie老师为其他老师做了一场“学生为什么需要老师?”的英文专题讲座。

在解释“为什么学生需要老师”这个问题之前,Donnie老师介绍了一些教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论。


前•人•之•思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作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的学习过程也不例外。

    Donnie老师指出,通过斯金纳的观点,老师可以通过奖励强化和惩罚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某种反应和行为。同时,这种奖励和惩罚的方法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效用的,并且是短期的,如果长期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将会失去效果。


2、皮亚杰:同化与顺应
    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生的,充斥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学生以既有的图式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吸收新经验,当经验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个体会对原有的图式进行修改重建。
    Donnie老师指出,这一理论有其意义,但是按照皮亚杰的这一理论,学习这一过程主要是学生的个体建构行为,而忽视了教师在这一过程的作用。
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其“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根据这一理论,Donnie老师解说道,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4、布鲁纳:支架式教学策略

    脚手架(Scaffolding),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儿童可以凭借由父母、教师、同伴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一旦儿童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在支架教学中,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着教学,一步步地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一过程必定是缓慢的,但也将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后•人•之•鉴
    在介绍了那么多教育学家的观点之后,Donnie老师抛出了一个讨论课题“Create your own learning theory建构你自己的学习理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每位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体验出发,各抒己见。

    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去挑战看起来有难度的问题,但同时要给予他们鼓励;有的老师认为教师更多承担引导的作用,在学生解决过程中进行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将其拆解成学过的问题;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循环,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讨论结束之后,Donnie老师进行了总结以及补充。向大家介绍了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推荐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运用。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需求。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学生为什么需要老师?”这次的培训让老师们能够有机会重新思考自身角色的意义,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内化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