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教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我在《追求有效:教学的永恒主题》一文中读到:这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之后,如果学生达到了“有效”的标准,那么可以说教师本身的劳动也是“有效”的。

    要做到有效教学,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培养学习力服务的。《教育要确立“儿童立场”》一文指出:“‘儿童立场’的课堂教学应是‘多向互动’和‘双重生成’的,应呈现出‘开放’和‘弹性’,应焕发着师生的生命活力。”正所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也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思维、碰撞火花的舞台。教师教学设计要深入每个儿童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承认、尊重、关注他们的差异性,而不是只知道抽象的学生群体的知识基础;课堂教学不应是上演教案剧,教师关注的应是儿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出现的真问题,而不是教师头脑中预设的假问题,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并对新生教学资源进行及时分析、重组和利用。反思自己,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犯教师主体的毛病,在备课时往往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欠缺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思考力。应当明确: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是为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认知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思维为指向,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力为终点。

    “课程改革致力于解放、培植学生的‘学习力’,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神圣使命与必然诉求”。的确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用用多媒体,放放幻灯片就算是课程改革了,就算是有效教学了,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处去了解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从学生身上去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试问我们的教学能做到每堂都有效吗?无疑,不能!

    出现无效教学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大致有三个:

1、教与学脱节:老师的讲解,脱离学生的实际基础,超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可接受度。什么是平均可接受度?就是我们班中等生的水平,或者中等生水平略微偏上或偏下。这应该是老师讲课的起点和立足点。取法乎上不行,丢了一大片;取法乎下也不行,多数人听着没意思;只有取法乎中,才能推动上头,也能带起下头。一堂课的成败,就看老师能否把握这个“度”——可接受度。如果我课讲得再好,只有10个听懂,30个听不懂,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

2、讲与练脱节:我们经常说的师生互动,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讲讲、练练,练练、讲讲,老师动口,学生动手,师生间协调配合,共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可以讲清楚,但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形成。有许多课,不是讲解不到位,而是训练不到位。这一点,每位老师都应深入反思。那些老师唱独角戏,不管学生懂不懂,自顾自己一味讲下去的课,不用别人评课,自己就应该否定自己,因为尽管我讲得很痛快,但没落实到学生身上,这样的课有什么效果?

3、备课不充分。表现在课堂上,对教材理解不深,处理不当,把握不住教材的重难点。备课缺乏深入的思考,设计不够精心,这种缺乏准备的教学,教学质量必然要大打折扣。很多教案,只考虑我自己怎样讲,很少涉及学生怎样学。解读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真正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全面把握教材。另外,我觉得解读教材时,也要抛开教参,不能受到教参的局限,而是在整体把握和融入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再看教参,检验一下把握是否正确。

    审视之后,发现不论是对教材的解读环节还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我们现在大谈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主体地位”固然重要,“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有时候更为重要。《法门寺》里的贾桂在别人叫他坐下时,他不是说自己习惯了,不想坐吗?不少的学生,也有“贾桂思想”,他们在学习中并不是以主体身份去思考问题、处理学习任务,而是处处依老师,迫于严格要求和强大压力而学习。只有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任务、要求、方法等方面与教师形成共识,产生合力,才能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呢?我拜读了《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他的这样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他说:“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的立身之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站在这一高度来看语文,我思考出两点语文有效教学的建议。

一、使每一个学生有所感悟

    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课堂所呈现的应是学生受到老师启发后自我的感悟、体验。

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开掘之;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能不能闪耀光芒,还得有人点燃之;感悟就像一条卧于田野的潜龙,能不能腾云驾雾,还得有人唤醒之;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芳香四溢,还得有人温暖之。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悟”设置环境;巧妙设疑,为学生的“悟”留下空间;运用联想,为学生的“悟”插上翅膀;利用网络,为学生的“悟”提供武器;发散思维,为学生的“悟”开辟天地。

三、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

    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作出的判断。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简单的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以此来提醒自己,提高教学的实效,追求高效的课堂境界。